改革,时代前进的大潮,为一群本来平凡的志士冲积出一片片成就伟业的绿洲。1983年,在家乡泥土里滚打了十年,又在乡镇企业里磨练了几载的于归赫,受命担任只有十几名职工、没有一名工程师的街道五金交电修配小厂厂长。当时,这个小厂经营管理不善,濒临破产,处在风雨飘摇之中。有道是,兵置死地而后生。那年月为了企业生存,年轻气盛的于归赫接手后,率领职工广开生财门路,搞建筑,扎天棚,砌锅灶,加工白铁……汗珠子落在地上摔八瓣,当年盈利6万元,工人从此觉得有了希望,信心大增。
正当工人们憋足劲准备沿着这条道走下去,憧憬着未来小康生活的时候,一次新的机会也悄然向他们走来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,沿海地区开发潮涌大地,建筑市场热火。烟台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。建筑市场的巨大潜力,令于归赫清晰地预感到了机遇正迎面而来。
当机会迎面而来之时,必须有一种特质,那就是满怀必胜信心去抓住它。“过于谨慎不能成大业。”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和深思熟虑,于归赫豁然开朗:“甩开小打小闹,勇立大目标,抓住机遇,创造大业绩,生产塔机!”像中国许许多多乡镇企业一样,于归赫起步时碰到的一只拦路虎是技术人才缺乏。面对重重困难,于归赫广开门路,自己节衣缩食,却许以重金,招贤纳士。为请一名退休老工程师,一月之内他曾12次登门,终于请动专家出山。就这样,凭着一颗诚挚的心,企业先后从外地请来了4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,解了企业燃眉之急。1985年春,经过50个日夜的拼搏,一台塔式起重机在于归赫和同事们的雀跃欢呼声中诞生了,于归赫给这个心爱的宠儿取名“铁力士”牌。经过有关部门鉴定,产品质量完全符合
国家的规定标准,并迅速被用户抢走。 初战告捷,使于归赫信心大增。
成事在谋
作为集团公司的决策者,于归赫十分注重谋划,善于运筹,适时决策。古语曰: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他却相信成事在谋,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于归赫很赞赏一句英国谚语:“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”他认为,真正有作为的企业家,应当全方位开拓,多元化经营,积极调整产品结构,以市场为导向,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,坚持质量和效益的原则。基于这一观念,企业创业之初就一业为主,多种经营,既搞水暖安装,机械加工,又搞电器维修。尔后,他把重点转向建筑机械,生产多品种塔机和混凝土搅拌机械。正当塔机产品在沿海一带热销之时,他却一头扎向大西北的新疆布点生产,扩大产品覆盖面。
几年来,于归赫广采博取各方面信息,驾驶集团这个舰队避礁斩浪,迅猛前进。他的信息主要来源:一是新闻传播媒介,报章杂志、信息资料,天天按时间翻阅浏览,从中掌握国家产业政策、市场动态、发展趋势;一是广泛接触用户,社会各界。只要不出差,用户来厂,他都要热情接待交谈,从中了解客户要求,掌握市场行情,改进企业管理,开发新的产品。由于信息灵、情况明,知己知彼,企业牢牢掌握了生产经营的主动权。
1993年春,当建筑市场一片红火之际,于归赫从大量的信息分析中即预测到下半年必将有所降温。因此,当别的单位在钢材价格越俏越抢购的时候,他却下令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限度压缩库存,同时作出从6月份开始产品销售让利和实行以销定产的决定。
事隔不久,建筑机械市场果然出现了于归赫预料的转折,鸿达公司由于举措主动,避免了200多万元的损失。1997年,与人偶然一次交谈受到启发,于归赫想到建立40余载的市体育场破败不堪,遂萌发大胆的想法:出资为全市人民建一个新体育场馆,换出原体育场地盘搞房地产。说干就干,经与市政府协商,达成协议。而今,投资1800万元,一座一流的体育场馆落成并投入使用。此举没花政府一分钱,鸿达公司搞房地产也获得了丰厚效益,可谓一石双鸟。
近两年,鸿达建工集团每年实现利税都在千万元以上,是当地的创税大户。企业发达了,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些基础设施投入,风光风光。作为一个拥有千余名职工的企业,鸿达公司没有礼堂、办公楼。于归赫精打细算,始终把资金集中在扩大生产上。他认为,花几百万或上千万元搞这些“脸面工程”,每年仅利息就要上百万元,划不来。这也是过去一些国有企业的教训,不可忘记啊!
“三气”兴业
在鸿达建工集团公司厂区大道上,“工厂要有生气,班子要有志气,产品要有名气”的标语赫然映目,时刻给全体职工以激励。
于归赫认为,这“三气”中企业领导班子的志气尤为重要。在创业过程中,鸿达始终放眼大目标,注视高起点,勇于开拓经营新领域。这几年,公司先后兼并了镇建筑公司,新建了食
品加工厂、钢管厂、旅游饭店,投资过亿元。
于归赫认为,要想成就一番事业,一个人再能毕竟能力有限,关键要善于借助各种力量,为我所用,借水行舟,借梯登台,尤其是借助人才力量。他对《三国志》颇多兴趣,刘备“三顾茅庐”请出诸葛亮,兼有关、张、赵云等大将;孙权重用周瑜、陆逊;曹操不避前嫌招贤纳士,因而各成大业,三国鼎立。他深信拥有人才,用好人才,事业就能兴旺。为此,创业以来,于归赫不辞劳苦,十数次上省城,跑青岛,去烟台,四方求助,广揽人才,使企业迅速积累了开发新产品的雄厚技术力量,先后有30多种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。其中,500吨米塔机填补了山东省大型塔机空白。
为使企业保持后劲,于归赫时常告诫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,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要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感,不可沾沾自喜,妄自尊大。他常常带领一班人分析同行厂家的优点,找自己的弱点,博采众家之长,而决不贬低别人。就在不久前,于归赫又不惜花费巨资从德国请来洋专家,帮助“诊断”企业,开发精、新产品。他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大市场,盯住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“产品要有名气”,这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一环。产品的名气来源于可靠的质量和用户信赖。作为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集团,建工机械算不上十分精密的设备,但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建筑工人的安全。为此,鸿达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和一整套监督体系。公司广为流传两句话:“六亲不认抓质量”;“谁砸工厂的饭碗,先砸他的饭碗”。置身于鸿达公司生产现场,你会感受到浓郁的质量氛围:在诸多工位显眼处,立着这样的挂牌:“尺寸量准了?”“图纸核对了?”……时时警示着每个操作者。仓库里,各种零件摆放井然有序,如同整洁的商厦货柜。
鸿达产品的名气,还来之完善的服务。在公司莱阳建筑机械厂,企业售出的塔机,一律派员帮助安装。工厂还有个接电报不过夜的制度,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,电报一到工厂,当天就派员前往解决,风雨无阻。去年,吉林一家县建筑公司给鸿达公司发来电报,说他们买的塔机有问题。公司接到电报后,立即派人前往,发现机械质量毫无问题,就手把手教操作技术,良好的服务态度,使用户深受感动,立即又订购了两台。1996年春,上海一家单位买了一台塔吊,这是该厂销到上海去的首台,公司派总工程师带领技术工人前往帮助安装,以保证用户满意。于归赫说,卖出首台产品就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新市场,一定要切实做好服务,用户感到满意,就是不花钱的广告。在许多边远地区的市场,他们正是这样打开的。现在鸿达建工集团公司产品销售全国28个省市区,覆盖面不断扩大。
33余年奋斗,从开始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街道小厂厂长,到今天驾驭着亿元资产的集团公司总裁,于归赫在事业上实现了大跨度腾跃。1995年以来,鸿达集团先后被评为“全国经济效益乡镇企业”、“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”、“山东省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百强”。而于归赫本人也被授予“全国乡镇企业家”、“山东省劳动模范”光荣称号,人称“齐鲁塔王”。
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
吕经理(销售人员)
0535-7287521
15253558966